|
|
發表於 2009-10-2 22:15:56
|
顯示全部樓層
前驅車要負責轉向還有傳遞動力..在傳動軸部分就會有不少輸出損耗..後驅車轉向動力一樣會分走引擎動力。
後驅車只要負責傳遞動力給輪胎就好..沒啥損耗的問題...依配重及軸距,後傳動軸心扭力損失是一定的,在相同配重相同動力下,前驅車0~100時間自然比後驅快。
所以後驅車干涉操控的程度少之又少...至少迴轉半徑都比前驅車小很多很多.,前驅車前輪位車頭後段,比後驅車前輪位在車頭前段,轉向上後輪容易些,迴轉半徑後驅車已刻意加大回轉半徑,因轉向時後輪一樣有推力,會自然縮小轉向半徑,但速度超出轉彎極限易發生危險,所以才有ESP(DSC)俗稱電子底盤。
為何有前驅車的出現.. 都是省成本.輕量化下出現的產物.先釐清:不要認為國產車都前驅才這麼想;前驅成本不一定比後驅小,要看變速箱設計,(主要希望乘座空間大)一樣要差速器,而且還需架構在變速箱內,需要中傳+兩側萬向接頭傳動軸,必須留轉向機構空間。而後驅車傳動軸都為固定居多;;
且前驅車的傳動軸算是必壞品...沒壞的只是時間還沒到..前輪都是獨立懸吊,同時轉向需求,萬向接頭磨損是遲早,但省油錢補傳動軸應該夠
後驅車下雨天容易打滑的說法如果完全處於傳統機械特性這是事實,現在許多車電子底盤已標準化,任何應該沒這機會了,除非路況或輪胎因素。
就安全論點上來看,當彎道上速度極限下,電子底盤失效時,我們會做什麼?前驅車只要回油踩煞車加方向盤角度修正路線。後驅車需輕油門同時輕煞車反打方向盤修正路線。請問你認為那種容易。 |
評分
-
4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