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 Eno是少數幾位在當代流行音樂的領域裏可以稱得上最具冒險創新精神的開路先鋒,一代大師。他的音樂理論一直都是那麼地「後現代兼劃時代」;他的影響力從七○年代開始在名團Roxy Music開始一直到現在九○年代為止還絲毫未減。Punk、Noise Rock、Ambient無一不是受到他的啟發和開示。Brian Eno在電子音樂的世界裏是一位不斷沈思發想的哲學家;一位安靜的天才。
Brian Eno過去在搖滾樂界的重要影響在此不表。光憑他一手「發明」「定義」了所謂的〝Ambient〞就足以流芳萬世。Eno是如何「發明」Ambient的理論的呢?說起來是一場意外。1975年的1月18日,Eno從Island唱片公司的錄音室走回家的時候不幸發生了一場車禍,被一台計程車撞個正著,還好當時他雖然傷勢不輕,但沒有一命嗚呼,否則我們今天恐怕還沒有〝Ambient〞這種音樂可聽。當他被送進醫院住院療養的時候,有位來探望他的朋友帶了一張18世紀豎琴(Harp)音樂演奏的唱片給他解悶。當他的朋友走了之後,躺在床上的Brian Eno拖著傷重的身體好不容易走到房間的另一頭打開音響播放這張唱片,才剛躺回床上,Eno才發現音響的兩個喇叭有問題,其中一個壞掉了,另一個音量時大時小,在窗外傾盆大雨的陪襯下,幾乎聽不清楚。由於身體非常虛弱,Eno懶得再起床去調整音量。就在這樣的狀況下,Eno忽然意識到一種新的音樂的可能性;不需要全神貫注的去聆聽,卻具有一般所謂的「音樂」所沒有的功能性。
這次Brian Eno和電音名廠Warp初次合作,兩大巨擘推出的《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是一張純演奏專輯,十五首歌可分為兩種形態:歌名相互呼應的〈Emerald and Lime〉與〈Emerald and Stone〉以肅穆的鋼琴、低限的貝斯營造出環境樂派的靜謐感;〈2 Forms Of Anger〉、〈Paleosonic〉與〈Dust Shuffle〉則以鼓機、鍵盤和Brian Eno最擅長的合成器,打理出帶著些許放克、甚至當代後搖滾質感的中板電子曲目。
意外的是專輯內收錄的數首歌,竟是被《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原聲帶「退貨」的電影配樂,無怪乎《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本身也可當成一張原聲帶來聽。當然,這種事Brian Eno在1978年經典的虛擬原聲帶《Music For Films》也已玩過了。